返回

1977,赶山打猎娶女知青

首页

第519章 彩电票

关于写完剧本之后的署名问题,张红旗压根没考虑。

毕竟以他的观念,一个剧本上署俩人名,都有点算超载了,一气写上去三个名字,别说人家电影厂,张红旗自己都接受不了。

再说了,在张红旗的认知当中,自己最多算是个讲故事,一个字儿都没写,挂什么名字有啥用啊。

反倒是刘浩的行为提醒了他,人家浩哥和马晓玲还没结婚呢,就着急忙慌的要撵到京城去了。

而自己和林彩英则是正经扯了证的两口子,自己是不是也应该想个啥法儿,也奔着京城试试呢?

之前张红旗还真就没有这个想法。

不管是后世的思维还是眼下的现状,都决定了张红旗想要跟着自己媳妇儿在京城长相思守,必定是极为困难的事情。

可刘浩为了体面的进京,体面的留在那里,没少和张红旗赵铁柱哥俩唠他能选择的路线和方法。

对张红旗而言,请马晓玲帮忙也不靠谱。

真找马晓玲帮忙,还不如让他媳妇儿林彩英直接上呢,全都是求到马晓玲嫂子那里。

让林彩英直接开口,反倒比绕个圈子找马晓玲更合适。

这条路也被张红旗否定了。

但是,让刘浩的三姐夫方朝阳帮忙,给整个驻京办的编外人员,临时借调过去倒是可操作性很强。

眼下虽然不比今后再过些年,全国各地不论实力大小都一股脑的在京城设置驻京办那样的阵势相提并论。

单就是说沈阳,有资格设置驻京办的单位就不少。

更何况张红旗和赵铁柱现在都是正儿八经的林业局职工,虽说哥俩的工作关系在清泉县林业局,但要是非想划拉个不占任何名额和福利里的编外临时工借调名额,说不上简单,可一准有操作的空间。

人就是这样子,一旦惦记上什么事情,不由自主的不停琢磨。

最起码张红旗觉得,自己惦记这事儿,操作性很强。

咋说呢,这家伙和别人相比,最大的优势在于不缺钱。

别说是眼巴前儿了,无论是什么时候,但凡不差钱办同样的事情一定会比其他人顺利的多。

张红旗的想法或者说他的诉求十分简单,就是有一个合理合规合法的身份能够长期的留在京城。

而不是指望每年坐火车往京城跑两三趟,和媳妇儿林彩英过聚少离多的生活。

况且张红旗也一直惦记着在京城捡漏买房子的事情呢。

如果能够整个可以长期留在京城的身份,捡漏买房子不也方便的多吗?

当然这都是后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