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5章 为了希望我们迈向深渊
为此,三个大远航组织准备了足足三十万年。
其间,除铺设星路这一常规任务之外,每个文明都在做一件事——开展专项科研、专项实验。
至于是什么专项,那自然针对本文明科技设备的使用寿命、设备维护成本方面的科技研究。
这里头包含的东西可就多了。
比如对自己的科技产物进行寿命评估、个体生命耗能研究、长期休眠研究、设备维护方面的评估等等等等。
所有东西的性能指标都指向寿命。
而这种种的研究都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熵!
三个大远航组织,515个六级文明,其中不乏存在上亿年的文明,这可比1730万年时间长多了,可他们既然能存在如此长时间,为何还要怕这区区1730万年?
原因很简单,那就是熵增。
在以往,这些文明的存在是以跟外界交换能量为前提的,他们生活在星河系里,里头有各种能量来源,这些能量来源就是低熵存在,他们通过与低熵存在的能量交换,保持自己不会熵增。
但进入大空洞之后就不通了,启航的那一刻,就意味着各文明不再有获取低熵的途径,那时候每个文明、或者说三个大远航组织这个整体就相当于一个孤立系统。
这个孤立系统会因为没有低熵的射入,渐渐在熵增中死去。
而三个大远航组织要做的就是用科技的力量,去延缓这个过程,所以三十万年的准备不止铺设星路,还是一个钻研相关科技的过程。
为了最后一段大远航之路,每个文明都在努力。
宇宙的时间啊,就是如此轻易流逝。
三十万年岁月沧桑,让各个文明都做好了启航的准备。
515个文明,每个文明都已将舰队转为远航结构,每个文明都发射了属于自己的星路,每个文明都起码有了些信心。
长眠的人们醒来了,他们都看着舷窗外的黑暗,看着那黑暗之中的点点星光,他们知道自己的文明就要起航了,所以让自己醒来,再次看看这片即将挥手告别的星空。
之后,他们便再度进入沉眠。
他们之中的有些人将沉睡三十万年,然后醒来替换其他人员轮值,那时候舰队必然已经在茫茫黑暗之中航行了。
借助科技的力量,他们不仅能看到舷窗之外的稀疏星辰,还能看到数之不尽的飞船。
经过三十万年的组团开发,铺设星路、建造庞大舰队什么的,这座星河系的物质储量呈断崖式下降,515个六级文明疯狂挖掘三十万年,差点就将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