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5章 844给小余做主
看待人心上有独到的见解。
“小余,听你唐大哥的,好好学习,早点脱盲,以后咱找个正式工,押运处那边还有好多小伙子单着呢。”舒晴也在一旁给余英加油打气。
“正式工?额可不敢想。”余英看了舒晴一眼,赶紧摇头,眼下连生产队的社员都嫌弃自己,她不敢攀高枝,守着农场过日子她就知足了。
“这有啥不敢想的?虽然以后有了孩子得随女方户口,但咱这毕竟是农场,要定量有定量,要工资有工资。要不是我结婚了,我都想来农场这边干临时工。”舒晴半真半假的说道。
唐植桐在一旁笑而不语,苏庆祥给余英办的农场临时工,户口暂时挂在生产队,粮食关系则在农场。
农场这边虽然名义上有定量,但基本是管饱的。
邮电系统的职工并不是干完麦收就不再来了,后续还有其他部门的人过来轮流劳动。
按照方圆的说法,农场这边的粮食不会直接发到各个职工的粮袋子里,而是通过劳动、管饱的方式补贴给职工。
京郊、管饱、还有工资拿,虽然工资少一点,但单单一条管饱就已经胜过了绝大多数城市户口。
这种岗位估计自由职业的小市民都会眼热,但唐植桐知道,临时工毕竟是临时工,等这几年过去,农场会重新收归公社,届时临时工会重新回到社员的身份上去。
眼下余英只是在生产队挂个名,定量不走生产队,生产队还能接受,如果到时候口粮从生产队分,就不好说有什么遭遇了。
下午,唐植桐抽空教了会余英拼音,拼音确实是扫盲的一大利器,但限于黄土高原那边特有的重鼻音,在某些拼音上,余英学的很吃力。
“等你什么时候将刚才我教给你这几个词读顺,你的发音基本就没什么问题了。”眼瞅着又到了发冰棍的时候,唐植桐在本子上写下几个词组,并贴心的标注上拼音,撕下来交给余英。
唐植桐寓教于学,在学习声母韵母的时候,捎带着用风起云涌、鸿运润园、雨后春笋、春翔社区、炖冻豆腐、充分运用、循序渐进、滚滚红尘给余英做了测试,并纠正她的发音。
余英知道这几个词有点难,但还是如同珍宝似的双手接过,重重的点点头,承诺道:“唐大哥,额一定努力去学。”
“嗯,刚开始难免会慢一点,后面有不会的,你就去找这边小学的代课老师请教,我一会跟他说一声。”唐植桐笑笑,将钢笔和本子塞回自己的挎包,起身绑好冰棍箱子去了麦场。
公社的小学跟城里不太一样,城里的学生如果没有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