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3章 842“丰收”
标是100.7公斤,当然,这个数字里面包含所有的粮食产出,也包括一年两熟的产量。
58年粮食的亩产大概是150公斤,在公开信中有这么一句话“去年亩产实际只有三百斤的,今年能增产一百斤、二百斤,也就很好了”。
而今年,由于干旱,很多地方的麦子都已提前收割,全国大范围出现粮食减产已成定局。
其中,华北、西北等麦子主产区平均亩产降至50-80公斤,部分低产田不足50公斤;鲁西南亩产约40公斤,超50公斤即视为丰收;表现较好的大概只有冀省,由于采用了品种改良的“石家庄407”,部分传统小麦产区的部分地块亩产仍能维持在60-100公斤。
至于余英老家那块,唐植桐虽然不熟悉,但他之前在网络上看过余英老家那边的麦收直播。
在某些土地不够平整、水源不够充裕的地方,麦苗的稀疏、麦穗的弱小肉眼可见,好几镰刀下去都割不了一捆。
无论什么地界,想要高产,除了灌溉用水充足外,化肥也是必要的前置条件。
虽然现在国内能生产一部分磷肥,但距离氨肥国产化还具有相当长的距离,目前化工界的侯德榜大佬仍旧在科研攻关中。
“那你想留在这边吗?”陈大姐将亩产量带来的震惊暂时抛之脑后,和方圆对视一眼,继续追问余英。
有两位男同志在,余英一听这个问题,这几天干农活晒的黑红的脸色更加红了,低着头看着脚尖,从鼻子中发出弱弱的一声“嗯”。
“来,咱们去那边看看。”方圆拍拍唐植桐,自觉地往旁边走。
“别紧张,吃冰棍,都化了。”陈大姐自己吃了一口冰棍,并提醒余英道。
“哦。”余英听到提醒,赶紧把手里的冰棍举起来,冰棍里有红豆、有糖,滴到地上一滴都让她心疼。
“这次劳动快结束了,现在可不是害羞的时候。有没有相中的后生?我帮你把把关。”陈大姐循循善诱的问道。
走到一旁的方圆咔嚓咬掉一块冰棍,边嚼边跟唐植桐说道:“陈大姐打算趁这几天给小余定下一门亲事,我们作为娘家人去帮她撑撑腰。有咱俩在,小余不自在。”
“嘿嘿,我懂。昨儿我还看到有社员给小余送冰棍呢。”唐植桐不说媒拉纤,但不妨碍他乐意看这个热闹。
“哦?说说,哪个社员?”一听这茬,方圆来了兴致。
“喏,靠在草垛上吃冰棍的那个,斜眼龅牙高低肩,身上褂子有点发白。”唐植桐没有用手指,而是一抬下巴,看向那个男社员,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