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群星璀璨的手术
罗浩没来之前,杨静和看谁都是大佬,连呼吸都很轻;等罗浩回来之后,杨静和忽然发现罗浩在大佬们的面前虽然恭敬,但却隐隐已经有了分庭抗礼的架势。
好像罗浩自己都没意识到这一点。
类似逆天操作在人家看来属于常规操作,就像是罗浩当天喊停手术似的。
郎院士和几位主任给他的压力如此之大,杨静和甚至都不敢抬头看他们。
“我们从颈静脉入。”潘主任随即说道。
“郎老板,这位是北江省医大一院放疗科杨主任,患者是他家亲属。”罗浩介绍道,“杨主任,刚刚我们对患者的病情做了分析。”
与此同时,不在场的血管外科会从股静脉做剖开,找到“风筝线”,等待介入科的手术结果。
一个不小心,风筝线就会崩断。
而且“风筝线”至少1米,直径小于1mm,能拽出来?到底怎么用力?
这时候杨静和的心态与医科大学的学生有些类似。
介入科前置步骤比较简单,导丝、导管进入心房,下抓捕器,尝试把子宫肌瘤演化成的血管平滑肌瘤的丝线从心房上拽下来。
32′12″后,罗浩招手,杨静和屏气凝神走了进去。
血管外科打开股静脉,怎么找“风筝线”?头从哪捋?要知道静脉血管平滑肌瘤可是从子宫蔓延过去的。
如果黏连在心房内的部分能用抓捕器取下来,那是上上大吉,如果不行,在这一步就要转从前的术式,由血管外科把“风筝线”拽出去。
而这一切,无穷无尽的疑问,似乎只有自己才有。
办公室里,郎院士、妇科主任、潘主任、罗浩在看完患者的检查资料后开始讨论。
如果有任何需要,罗浩一个眼神自己就能出现。
王佳妮忠实的记录下来影像,而杨静和静静的看着。
“我手术做完,接下来暂时不关腹,由血管外科和介入科一起上。”
他生怕郎院士随口问一個问题,自己回答不上来。
郎院士陈述着手术的过程、内容。
监护仪、呼吸机的滴答声不绝于耳,一组人马由郎院士带队正在紧张的完成着手术,争取能保住患者的子宫。
又过了几分钟,郎院士拍了拍桌子。
那天包括自己在内的所有人都觉得子宫肌瘤长到心脏里是不可能的。
区别,就在这里。
杨静和愈发恭敬,愈发卑微。
“行,那就这样。”郎院士最后一锤定音,“我再琢磨一天,如果没问题,后天手术。”